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想出门散心,可自从登上大巴车开始,导游就变身“导购”在你耳边滔滔不绝地推介商品;有的导游还操着浓厚的方言,他讲得开心游客听得糟心……提起请导游这件事,很多游客都有过这样“扎心”的经历。那么,现状真的无法改变吗,其实不然。
在海外已经有很多景点都推出了自助导览设施供游客租用,只是未必有中文讲解,操作也很复杂。都有软件还不够智能,不够人性化,运用起来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体验了好几款后我一个都没下载,没想象中好用。”酷爱自由行的旅游达人白女士直言“智能导游并不智能”。她说,这些软件只不过是把人工导游的解说词复制到手机上而已,如果游览时间有限,软件并没有提供个性化的路线推荐和行程安排。只有一款“AI导游”实现了用户语音提问交互的功能,但记者测试发现,软件只能针对简单问题进行回答,还时常发生卡顿现象。
目前也有很多游客反映,目前APP只能定位到大景点,比如在孔庙,至于游客在哪个殿哪块碑面前,APP无法知晓,必须要手工选择,具体定位在手机上找起来很麻烦。这样的麻烦在打车、共享单车等手机应用中也比较常见,主要受目前GPS技术的精准度制约。“定位非常不准,上面拍的导览图片也很一般,还不如现场租手持设备。”刚游完曼谷大皇宫玉佛寺的周女士有些后悔购买了智能导游语音讲解服务。实际上,智能导游APP的最大劣势是过度依赖网络信号,多数游客也并不会提前下载好离线讲解。
虽然“不智能”的吐槽不少,资本还是看好智能导游的前景。据了解,发展势头较猛的智能导游APP用户量已在百万级左右,市面上新的导游APP还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人工导游有三大功能,讲解、服务和导购,目前智能导游还只能代替导游的讲解功能,其他功能还需要技术发展的支撑。世界邦旅行网董事长张平合分析,长远来看,导游这个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现在只是“初步替代”。他说,导游未来将成为旅游内容的提供者,更多从事旅游咨询、达人攻略这样的工作。可见,在智能导游升级后还是有望取代人工导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