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现不允许过户
《通知》明确,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未经许可,不得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在证监会官网上,公开募集基金销售机构名录更新日期仍停留在2016年9月。在这份名单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共计107家。“近两年,监管部门之所以没有下发新的基金销售牌照,主要是持牌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牌照的价值。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拿了牌照没有干正事,更多的偏向了代销非标理财产品,有些机构甚至干起了倒买牌照的活。”当天,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消息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就已经收紧牌照过户。“从现有情形来看,监管部门需要先进行清扫,再整顿,过后再进行评估考虑,是否下发新的牌照。”杜兹投资基金经理助理何嘉康也称,目前,市场有机构出8千万收购基金销售牌照。陈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收购主体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互联网巨头、长春小程序推广,意在实现流量价值变现;二类是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先前的资产管理相关业务并不合规,希望通过牌照获取实现业务合规化发展。在陈文看来,第三方理财代销市场的尴尬在于大量机构需要通过持牌合规化业务,但牌照新增量极少,导致相应牌照价格飙升。在严监管的时代,这意味大量机构将最终退出市场或转移到地下。“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其题中之义也在于牌照准入门槛的降低。长期来看,需要增加牌照供给,同时强化对于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陈文如是说。
行业集中度提高
“对第三方理财代理销售机构而言,未来的发展是越来越正规,越来越透明。在现在严监管的制度下,抱着打擦边球的心态来飞速发展业务已经不太现实,以后比拼的就是专业与服务。”何嘉康认为。利用公募基金实现投顾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已存在携带投顾服务的组合销售,包括银行、各大基金公司在内,都在努力推动带策略的基金组合给投资人。其中,公募FOF就可以理解为推动投顾发展的试水。对此,黄建翔认为,《通知》对持牌的基金销售机构来讲,客观上是利好。而以往,非持牌机构由于缺乏监管,反而是他们活得更滋润。黄建翔坦言,目前,基金销售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于,行业里真正能够做到全口径进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很少。现阶段都集中在公募基金销售上。但是,只做公募销售的话,第三方销售机构获利空间很小。对行业而言,激烈的价格战让不少机构深陷其中。
4月10日,盈米财富CEO肖雯表示,2017年虽然基金销售规模和销量有所增加,但由于竞争激烈,与前几年相比,销售手续费下降严重。部分机构将手续费降至一折后,其他公司不得不跟进,导致了全行业基金销售业绩下滑。肖雯称,在长春互联网行业的思维下,将销售手续费打一折,是让客户受益;但是对于基金这样复杂的产品,是需要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收益的特殊产品,过低的费率更加容易纵容投资人“追涨杀跌”,反而损害了投资人和行业的利益。黄建翔认为,《通知》出台后,公募基金价值被低估的现象可能会得到改观。过去,很多固定收益、刚兑的理财产品大行其道。在非标理财产品受到严控之后,行业将回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