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流的背后
互联网信息流的背后
2017-12-28 373
      随着长春互联网行业中微信商城、微信营销与推广的不断发展,主流互联网创业圈子已经进入到一个怪圈:追求模式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并不创造价值但却希望创造一个平台。觉得用户才是关键,有了用户就有投资,有了投资就代表着成功和逆袭,就有了一切。好像大家都不觉得用户也是成本,用户也是负担,好像也从来没人计算相关的变现模型收入和对应的成本,投资回报比和生命周期。



      当互联网整个行业的氛围是从流量到信息价值都是如此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行业资源在极大的浪费,大量的优秀人才都在做着毫无意义的重复,制造着严重的「信息泛滥与过剩」。互联网行业可能永远都不需要「去库存」,毕竟长尾理论仍在,用户基数仍然很大,但却让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以至于让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都变得「毫无意义」。


      数据是科技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是行业发展的推动,但绝不是商业资源。一旦我们开始在没有严格标准、相应技术实力、以及对应认知环境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就如释放掉的魔鬼手中的双刃剑,根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我们总希望成就一份事业,却总是在徒劳中白了华发;我们总是希望成就自我,却又不知不觉的随波逐流。我们总是迷失,又总是再次坚定自己。一次次的尝试,让我们的岁月变得充实,又变得无所适从,却构建着我们的人生。但互联网却没有那么高的容忍度,客观的本质永远如时光般精准,一道道的勾画着这个行业生态的变迁。


      中国互联网生态发展至今,数据已经远远不是真相,甚至是阻碍真相的干扰。大量低成本的作假,以及无数次反复掺水作假后的数据不断的流通着混合着,用来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也许这些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过程,但是我们还是想看清楚,我们还是希望活的真实。

就如那句话所说:「无所谓好或不好,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真希望,互联网行业生态也能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